2月19日中午,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博士生午餐会在学院209会议室顺利举行。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院长武新军,副院长王科,博士生导师李伟昉、刘涛、孔令刚、裴萱,院长助理李嘉妍与各年级15位博士生代表共进午餐,展开交流。
本次午餐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拉开序幕。武新军院长鼓励各位博士畅所欲言,勇于分享自己的研究进展或寻求建议。博士生们结合自己的学业情况与研究方向,就论文选题与撰写、刊物发表、投稿、跨学科研究的困难等方面提出疑问,在场教师耐心倾听,并结合自身经验,为其一一解答。
武新军提出,力气越用越多,脑子越用越活。他鼓励同学们要端正态度,时刻保持良好的学习、思考状态,重视每一次课程论文撰写,注重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反复梳理,多与导师沟通。同时,他鼓励同学们勇于跨学科写作,开拓新领域新方向,不断创新、走出舒适圈。
李伟昉指出,论文是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严密的探讨,应找准问题、言之有物、逻辑缜密。论文的题目、摘要、关键词、引用等需围绕主题,认真凝练。同时,他就如何撰写文章、高效投稿等提出了意见、建议。
孔令刚建议同学们在跨学科写作时立足本专业知识,凸显文学性质,增强跨学科研究对传统文学研究的学术价值;同时,应一定程度上摆脱原研究学科中的惯性思维。
刘涛建议同学们对不同类型的刊物进行研究,明确其具体需求,并将其作为参考打磨文章,在反复修改中提升文章质量。
裴萱建议,博士初入学时务必重视导师开设的课程,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了解本领域的最新研究;同时,应仔细研读本学科领域内优秀学者的文章,分析并学习其语言表达、写作手法、逻辑思维等。
王科主张同学们应不断提升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的能力,站在“巨人”的肩膀上进行写作;同时要注重劳逸结合、张弛有度,以健康的身心状态进行研究。
会议尾声,武新军作总结发言,他希望大家能保持适度的紧张状态,博学多思、笃行不怠,实现自我价值。他表示,未来将继续定期举办午餐会,并计划邀请更多的学者、导师和校友参与,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,为同学们提供更多学术支持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这种轻松自由的交流形式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,也为自己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灵感。
本次博士生午餐会不仅有助于同学们及时调整学习状态,也为同学们在学术研究中遇到的难题提供了切实的解决思路,使其对研究规划、科研方向等有更清晰的认知。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博士生午餐会是学院学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未来,活动将不断创新形式,拓展主题,致力于为博士生打造一个开放、包容、充满活力的学术交流平台,助力同学们在学术道路上携手前行,共同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