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2月21日上午,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词学研究中心举行研究生论文互评工作坊。凌培恩、王立君、赵与栋、韩童瑶、王仟伊、李飞六位同学参与本次工作坊,并围绕朱熹诗学、南宋诗话阐释、《沧浪诗话》盛唐观、诗谶等选题展开讨论,旨在通过交流完善研究思路,提高论文质量。
工作坊伊始,同学们依次对各自论文的研究框架、核心观点及存在问题进行简要陈述,随后针对论文的标题拟定、逻辑结构、文献引用等展开互评。凌培恩关于“朱熹诗与理的互动”研究引发讨论,赵与栋建议其明确标题指向,优化框架层次;韩童瑶指出论文需补充近人学术观点以增强论证深度;王仟伊则强调应为模糊概念补充定义解释。赵与栋的论文《南宋诗话视域下<关雎>阐释流变探赜》受到关注,凌培恩建议其调整章节标题,突出阐释维度的创新性;李飞则指出需对标题定义范围进行界定,并补充彰显论文思路及价值的结语。
讨论中,同学们不仅聚焦具体文本的阐释维度,还关注学术规范的细节问题。例如,王仟伊提醒需谨慎西方术语的机械套用;韩童瑶建议增加对比视角,凸显研究创新性;凌培恩则强调注释格式需严格遵循学院要求。针对论文修改方向,王立君、韩童瑶表示将优化章节逻辑,突出更具学术价值的部分;李飞计划调整章节篇幅,修正语言表达中的主观倾向;王仟伊则将继续梳理原始材料,以增强论文的论证力度。
工作坊尾声,同学们总结了互评中发现的结构松散、概念界定模糊、文献支撑不足等共性问题,并约定进一步打磨论文。此次工作坊不仅帮助汇报人明晰修改路径,也为参与者提供了选题优化与学术写作的参考经验,充分展现了研究生自主研讨的学术活力。
词学研究中心未来将继续搭建交流平台,推动“以评促改、以改促研”的学术生态建设,为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 “导师+辅导员+班主任+社团+朋辈”五位一体全员育人模式做出积极的探索与实践。